Search

#天下專欄 NFT 熱什麼?會不會泡沫?

近期 NFT 橫空出世,瞬間抓住大眾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天下專欄 NFT 熱什麼?會不會泡沫?

近期 NFT 橫空出世,瞬間抓住大眾目光,主流媒體幾乎天天都在報導藝術家、名人,透過這個區塊鏈應用,高價賣出作品 (其實是作品擁有證明) 的故事。

許多對區塊鏈不熟悉的創業者都在問我,到底什麼是 NFT、如何解讀這股熱潮、是否很快就會泡沫化?

NFT 是 Non-Fungible Token 的縮寫,翻成中文是 #非同質代幣,也就是 #同質代幣 的相反。

所謂同質,意思是每顆特質一模一樣,可以完全互相取代。從生活中的銅板、紙鈔,到區塊鏈上的比特幣、以太幣,乃至於目前為止絕大多數加密貨幣,都是同質代幣。

而非同質代幣,也就是雖然彼此相似,但每顆都有不一樣特質,因此無法互相取代。生活中帶有號碼的限量金銀幣、版畫、簽名球員卡都是 NFT,而在區塊鏈的世界,主要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,經由 ERC-721 智能合約發行,或是在 FLOW 區塊鏈上,以 NFT 類型發行的代幣。

同質的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前輩,解決的是人類社會價值儲存與交易介質的數位化問題。換言之,同質代幣就是數位通貨。

後起之秀 NFT 加密貨幣,要解決的則是人類社會既存的另一大類型,也就是特殊收藏品所有權證明的數位化問題。換言之,非同質代幣更接近商品,而不像通貨。

我們買實體限量商品時,本就常會附有一張紙本的所有權證書,如今 NFT 說穿了就是運用區塊鏈特性,把這個證明數位化。

過去紙本的擁有證明,其實很難驗證,尤其今日掃瞄、印表技術日新月異,有心要複製,專家都難分辨。

相對的,記錄在區塊鏈上的交易歷史,幾乎無法竄改、資料公開透明,所以基於其上發展出的擁有證明牢不可破,人人可自行查閱,公信力大增。充分發揮此特性,同質代幣在短短 13 年間,已讓高達 1.9 兆美元規模之資產,從傳統世界遷徙到區塊鏈上儲存,並讓每日 1,600 億美元的交易規模,改以加密貨幣做為通貨。

如今晚輩 NFT 加入,進一步放大區塊鏈應用範圍,更有效滿足人們證明寶物收藏、交易等需求。因此,個別 NFT 價格短期波動不是重點,長期、持續發生的數位遷徙才是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